依地區探索
新界
九龍
香港島
瀏覽地圖
瀏覽地區
搜尋景點
441 個相關搜尋結果
中西區

添馬公園位於金鐘夏慤道,佔地約1.76公頃,毗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公園設計簡約雅致,景觀開揚,維港美景盡入眼簾。除了多片廣闊的草坪外,園內設施包括園景花園、特色水景、觀景台、露天劇場及添馬茶座等。

相關網站:
https://www.lcsd.gov.hk/tc/parks/tp/index.html

中西區

香港公園位於中環紅棉路,佔地8.16公頃。

原址為域多利軍營的香港公園保留了多座於1842至1910年期間興建的軍營文物建築,包括於1989年列為古蹟的舊三軍司令官邸(現為茶具文物館),以及於2009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羅連信樓(現為香港公園辦事處及紅棉路婚姻登記處)、華福樓(現為教育中心)和卡素樓(現為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相關網站:
https://www.lcsd.gov.hk/tc/parks/hkp/index.html

中西區

茶具文物館座落於中環紅棉路香港公園內,大樓原為舊三軍司令官邸,於1846年建成,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築之一。1978年以前是駐港英軍三軍司令的官邸及辦公大樓,至1984年改建為茶具文物館。

茶具文物館的主要工作是保存、展出與研究茶具文物及有關的茶藝文化,亦會定期舉辦陶藝示範、茶藝活動及講座等節目,以推廣陶瓷藝術和中國品茗文化。

舊三軍司令官邸於1989年列為古蹟。

中西區

中銀大廈位於中環花園道,由享譽全球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建築設計靈感源自竹子的「節節高升」。大廈由4個不同高度結晶體般的三角柱身組成,樓高367.4米,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中西區

位於中環昃臣道的終審法院大樓(又稱「舊最高法院大樓」)於1912年啟用,作為當時的最高法院之用。除了日佔時期及1978至1981年間最高法院短暫遷至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外,建築物一直用作最高法院及其他法院和政府辦公室。及至1984年,最高法院遷往現時金鐘道高等法院大樓(前稱「最高法院大樓」),建築物於1985年至2011年期間用作立法會(1997年7月前稱為「立法局」)會議廳及相關設施。隨著立法會遷往添馬現址,建築物於2015年起用作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大樓東西兩側分別是遮打花園及皇后像廣場。3層高花崗石大樓外形雄偉,採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地面以愛奧尼亞式石柱環抱。大樓頂端矗立著左手持劍、右手持天秤,及蒙著眼的希臘女神泰米斯,用以代表公義。舊最高法院大樓外部於1984年列為古蹟。

中西區

滙豐總行大廈位於皇后大道中,由英國建築界巨匠霍朗明設計。建築物高178.8米,共52層,是香港島主要的地標之一。

中西區

展城館位於中環愛丁堡廣場,是香港首個以規劃和基建發展為主題的展覽館。前身為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的展城館,於2009年開始進行翻新及擴建工程。2012年,名為展城館的永久展覽館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

除常設展覽外,展城館亦提供互動展覽體驗,展出香港城市規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成就,讓公眾了解香港主要規劃項目的規劃過程及未來發展。

相關網站:
https://www.citygallery.gov.hk/tc/
 

中西區

香港大會堂位於中環愛丁堡廣場,於1962年啟用,被譽為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場地之一。

香港大會堂佔地11 000平方米,由2幢建築物和1個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軍民而建的紀念花園組成。主要設施位於低座,包括設備完善的音樂廳、劇院、展覽廳及餐廳。高座則設有演奏廳、展覽館、會議室、圖書館及大會堂婚姻登記處。

香港大會堂於2022 年列為古蹟。

中西區

位於中環炮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始建於1842年,並於1860年和1917年分別進行擴建和改建工程。大樓以紅磚及花崗石所建,屬愛德華時期的新古典風格,樓高3層,設有地下室,西北隅建有1座圓頂小教堂。大樓於1989年列為古蹟。

大樓曾是政府官邸及商家名人的寓所,並曾經用作領事館、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戰後的臨時政府總部、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政府辦公室,以及於1997年至2015年間用作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搬遷往中環昃臣道後,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被劃入法律樞紐計劃。為加強和推廣香港作為國際法律、交易促成及爭議解決服務的法律樞紐地位,政府在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以及交易廣場二期撥出部分地方設立法律樞紐,將本地、區域及國際的法律相關組織匯聚在核心商業區,提供優質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經過翻新後,法律相關組織在2020年年中陸續遷入並開展服務。

中西區

香港摩天輪坐落於中環民光街,鄰近中環海濱長廊。摩天輪高60米,共設有42個車廂,每個車廂最多可乘載8人。隨著摩天輪徐徐轉動,乘客可從不同角度觀賞維多利亞港動人的景色。

中西區

香港海事博物館創立於2005年,原位於赤柱美利樓,於2013年遷往中環8號碼頭現址。博物館旨在保全、收藏及展示與香港及珠江三角洲海事及貿易故事相關的物品。博物館樓高3層,設有逾10個展廳,藏品達1 200多件,館內亦設禮品店及咖啡室等。

相關網站:
https://www.hkmaritimemuseum.org/?lang=zh

中西區

香港禮賓府位於中環上亞厘畢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官邸,也是政府接待顯要和舉行重要公務及社交活動的場所。

香港禮賓府於1855年落成,原屬新古典建築風格。經歷多次修繕後,現時的建築設計糅合東西文化精髓,外型典雅獨特,是香港的重要地標之一。

香港禮賓府於1995年列為古蹟。

中西區

香港動植物公園位於中環雅賓利道,由1860年動工興建,並於1871年全面落成並開放予公眾參觀。

公園所在地於1841至1842年為督憲府。總督兼任駐港三軍總司令,人稱「兵頭」,故公園又俗稱「兵頭花園」。公園早期以蒐集和研究本地植物為主,故名植物公園。自1876年起,公園陸續飼養雀鳥及哺乳類動物,後於1975年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

公園佔地5.6公頃,東面部分稱為「舊公園」,設有兒童遊樂場、鳥舍、溫室及噴水池平台花園;西面部分稱為「新公園」,主要是哺乳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居所。除了欣賞動植物外,遊人也可於園中的古蹟徑漫步,細味公園的故事。

相關網站:
https://www.hkzbg.gov.hk/tc/index.html
 

中西區

太平山高約552米,是香港島地勢最高的地方。山上視野開闊,可盡覽壯麗的城市景觀。

前往太平山頂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乘坐山頂纜車。山頂纜車於1888年啟用,是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纜車載運乘客從市中心的商業區出發,經過半山的住宅區到達位於凌霄閣的山頂纜車總站。

凌霄閣薈萃佳餚美食、特式商店及互動娛樂設施,設有觀景台,是集美食、消閒、購物與娛樂於一身的消閒據點。位於凌霄閣對面的山頂廣場亦設有觀景台,廣場有多間商店及食肆,也是不容錯過的購物、飲食及娛樂熱點。

除了在觀景台看風景,遊人可沿著山頂環迴步行徑走一圈,沿著盧吉道及夏力道欣賞香港島南北兩面,以及維港的美景。

遊人亦可沿著柯士甸山道或夏力道健身徑往上走,到達山頂公園。公園有綠油油的大草坪和涼亭,在這裏可遠眺西高山、薄扶林水塘南丫島一帶景色。

 

中西區

大館位於中環荷李活道,是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建築群。該建築群由三組宏偉的建築物組成,即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

經過歷時10年的活化工程,大館於2018年起分階段向公眾開放,是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推行的重要歷史古蹟活化計劃之一。多座歷史建築、兩座新建大樓(即賽馬會藝方和賽馬會立方)及戶外空間,為不同類型的活動、展覽及表演提供場地,激發大眾對藝術及社區文化歷史的興趣和探求。

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於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 

相關網站:
https://www.taikwun.hk/z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跳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