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
深水埗區位於九龍半島的西北面,面積有9.36平方公里,人口約431 100。
根據1955年出土的李鄭屋古墓考證,深水埗區遠在東漢時代 (25年 -220年 )已有人定居。「深水埗」之名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從前於現今北河街和通州街交界有一個深水碼頭,而「埗」與「埠」的意思相通,即碼頭。不過,由於填海的關係,海岸線早已改變,現時該處已經找不到碼頭的痕跡。
20世紀初,深水埗已開始從農業走向工商業發展,紡織、製衣、五金及搪瓷等行業紛紛落戶深水埗,人口亦隨之而不斷增加。到了1950至1960年代,區內工業發展日益蓬勃,各類公共屋邨和私人樓宇亦相繼落成,包括有全港最早的公共屋邨石硤尾邨和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1980年代初,深水埗區的人口多達400 000萬,是當時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隨著製造業北移,深水埗區的工廈逐漸改為商業、展貿及物流用途。不過,電腦商場及不少特色街道,例如鴨寮街、鈕扣花邊珠仔街、長沙灣道時裝街等,仍可讓人窺見深水埗昔日工商業發達的輝煌時代。此外,區內有不少舊式建築物獲活化作新用途,例如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及饒宗頤文化館等,充分展現該區新舊交融的特色。
景點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只供參考之用。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