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
屯門位於新界西北面,佔地86.59平方公里,人口約495 000,是香港最早有人居住的地區之一。
考古文物顯示,遠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4500年 - 1500年),屯門龍鼓洲一帶已有人聚居,過着簡單的漁獵生活。及至唐朝時期(618年 - 907年),中西貿易漸趨頻繁,廣州是當時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珠江口則是商船進入廣州必經之路,位於珠江口東岸的屯門遂成為船舶經過或短暫停靠的地方。唐代詩人劉禹錫《踏浪歌》就描繪了當時屯門的海上景象:「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唐室為保障商船安全而駐兵於屯門。其後各朝代均於屯門設置軍寨,以確保邊境安全。
清朝年間(1644年 - 1911年),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氏族不斷遷入屯門,在青山灣東西兩岸、龍鼓灘、掃管笏和大欖涌等地落地生根。屯門漸漸發展為一個漁農之鄉,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亦有鹽田生產海鹽。
1970年代起,政府於屯門開展大型的新市鎮發展。屯門漸漸發展成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仍保留歷史發展的痕迹,例如青磚圍和龍鼓灘,亦有黃金海岸、千島湖、三聖墟及T·PARK [源·區]等玩樂觀光的好去處。
景點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只供參考之用。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布,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